未分類

【概念篇】新手投資必須要看的5個「巴菲特投資理論」

股神巴菲特的名字,相信大家都會聽過。就算是剛剛接觸投資的朋友,相信也對巴菲特的事蹟略有所聞。巴菲特之所以被稱為『股神』,是因為他旗下管理的波克夏,50 年來他為股東創造每股帳面價值成長7,511 倍,達到每年複合成長率19.4% 的驚人報酬率,每股市值成長更達到了18,262 倍。

 

 

至於投資心得,巴菲特很慷慨地和大家分享,對於投資新手,巴菲特有五個理論,我們看完之後,可以避免在投資市場中損手離場,更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事不宜遲,我們來看一看吧。

以股東的心態去持有股票

雖然股票市場的升跌,看上去很容易讓我們賺取金錢,但是相反也很容易讓我們失去金錢。如果我們一心就是想要在股票市場短期賺快錢,就會變相被當成是大鱷的點心。股市的大鱷,賺的錢就是散戶投資者高買低賣的錢。因此,在新手投資者進入市場之前,我們最好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設立有效的投資目標,才進入市場。

 

怎樣才為之良好的投資心態呢?巴菲特的理論是「把自己當成這間公司的員工或老闆去做投資。」。這句說話的意思是,當我們就自己間公司的時候,用的是看着他們的股價而去投資,而是看着這間公司的價值而去投資。

 

當我們看到這間公司,或者這個行業,在未來的五至十年來將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又或者這間公司佔據了市場很大的市佔率;又或者我們十分認同這間公司的營運理念和方式,這種種原因,才是真正導致我們掏出我們的錢去做投資的原因。

 

同事後我們也要豐富自己的知識,知道一間公司越要有突破性的發展,可能至少是五年的事。因此,當我們有這樣的心態,就不會輕易地被股市的波動而嚇走。

 

其實這個心態,是與我們自己去經營一間公司一樣的。我們都會經營一間公司,只經營三年便將它買盤,雖然我們是可以這樣做。但必須知道,一間公司能夠經營五年,只佔所有初創企業的1%。而對一間成功的公司,花費十年時間去建立一個品牌也是很平常的事。

 

 

所以作為投資者,我們必須具有前瞻性和耐性。

不要因為股價波動而買走股票

當新手投資者買入一隻股票,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開市之後不斷去看價錢的跳動。但我們要知道,股價的波動其實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由於這家公司好與不好去決定的。

 

股價的短期高低,是由投資者以及投機者買入賣出的意欲去決定的。所以,如果要一句說話去總結股價和公司業績的關係,其實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至於為什麼經常新聞都會播放一些上市公司財報的新聞,就是因為這些新聞才是真正導致股價波動的原因。很多時候,這些新聞資訊都有滯後或者誤導的成分,如同第一點一樣,結合傳媒,去將散戶的韭菜割個清光。

 

因此,當我們跟著第一點,抱著長期投資一間公司的態度,去買入股票,我們並不應該隨便因為短期內的股票價格而去改變自己的立場。

 

 即使我們在買入股票之後,股市開始進入熊市,這也不代表我們需要急著賣出股票。因為我們是不能夠那麼輕易地找到市場的高點和低點,我們只能夠儘量讓我們買入的價格儘量地低和平均。

 

 

持續買入也可以是一個不錯的分散風險的方法。 

不買自己不懂的領域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這句說話通常財務策劃師都會用來演繹成「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但其實巴菲特還有另一個分散風險的理論,就是集中投資自己有信心的公司。

 

新手投資者進入市場,通常不會有很大量的資金,但是有機會因為分散投資而把資金分得很散,認為這樣可以幫助自己分散了風險。

 

事實上,若果並不是一次投放很大量的資金,其實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說已經分散了大部分的風險。我們只需要持續地在不同價位買入有價值的股票,長線支持好的公司,這些公司自然會以超額的成長去回報我們。

 

 

至於多少隻股票才是合適的分散投資。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說,最好一開始認真做功課,選取3-4隻基本面十分良好的持續成長型公司已經十分足夠。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集中投資這些公司,每天可能只需要花15-30分鐘去看股市已經足夠。

不買自己不懂的領域

不買自己不懂的領域,並不是要求我們是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才能夠選股進行投資。

 

這句說話的意思,我們一定要買自己有信心的公司的股票。但是如果你對那個領域一曉不通,你很難相信在長線來看,這家公司會有增長。

 

 

因此我們並不是要去學習裡面的知識,而是要去了解你挑選的行業到底是什麼情況。從而挑選最好的公司,長期持有,這樣才能夠穩定獲利。

不便宜不買

這個也是巴菲特經常掛在口邊的說話,也是Astocker認為最不合時宜的一個理念。

 

由於巴菲特早年的投資通常都是投資一些傳統經濟龍頭和銀行,例如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因此估值變得相當重要。

 

巴菲特通常會用各類的估值模型去評估出一家公司的合理股價,然後才會作投資決定。

 

但在當今傳統經濟龍頭都市值高居不下,加上科技股吸引資金流的時代之下,我們很難找到所謂平價的公司。

 

因為我們只能夠用比較同一行業去定義一家公司的平與貴,從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