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概念篇】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學會投資?

投資是什麼?

       投資,這個詞語在我們的成長中已經耳熟能詳了。以前我們通常到出來工作的時候,才會接觸到投資這個東西,還有很多的時候是遇上了保險或者詐騙。

 

       但是現在是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如果我們留意一下,很多年輕人在中學的時期就已經接觸投資了。之前還遇到過一位家長,在孩子中學二年級已經開始給一個戶口他操盤。

 

       雖然我覺得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不過如果家長配以正確價值觀和正確投資觀念,其實越早投資,投資下去的成本就越少,因為股市和資金在長遠的幾十年看來,都是向上升的。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生長在香港或者台灣這些比較發達,金融體系比較完整的城市,最好就是儘早開始投資呢?原因有4:

 

1.贏過通脹的途徑

 

       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朋友一定會有共鳴,我們經常聽別人在形容香港有多麼的繁榮時,心底卻很清楚,我們在這個地方工作的加薪幅度,根本就不會追得上樓價的升幅。

 

       因此,白手興家的朋友,基本上沒有幾十年也不會供得起一棟只有三四百尺的小房子。如果我們不另謀出路,基本上在這裡的生活只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卻不能夠做其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在幾十年前,靠打拼買入房地產的家庭,在今天資產都翻了好幾倍,這都是因為做了一個很清晰而聰明的投資決定。不過在現在的香港來說,樓價已經不是一個很好值得投資的標的了。

 

       我們要清楚投資和投機的分別。投資就是我們對一間公司有深入的了解,然後在公司被市場錯誤定價的時候買入,又或者我們相信這家公司在往後的日子裡面不斷成長,才會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

 

2.金融系統完善的優勢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投資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在金融系統比較成熟的城市生活,原本已經有了天然的優勢。我們為何不利用原本就已經有的優勢,去為自己建立更好的被動收入和資產模式呢?

 

       但我們會發現,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的沒有和金錢,企業,賺錢相關的知識,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社會上大部分需要的都不是投資很在行的人,而是為企業打工付出勞力和時間的人。

 

       正因為如此,政府不會覺得幫助我們學會投資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反而如果你懂得如何做建築工程,醫生,律師這些專業人士,正正能夠為社會提供服務,維持社會的穩定。

 

       不過怎麼說都好,投資在金融系統,其實是我們一定要去學的東西,以為貨幣其實會不斷地貶值。如果我們把金錢一直擺在銀行,每過個幾年,我們所擁有的資產,相對其他人來說就會變相越來越少了。

3.疫情推動了金融科技的發展

 

       疫情大大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現在很多的電話程式,都能夠提供很方便的功能,例如富途牛牛,Webull這些金融科技的公司,現在已經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在手機按一下就買到自己想投資的股票。又例如Uber,Dash等,能夠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叫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於我們來說,最寶貴的其實是,我們能夠很容易就學到金融相關的知識。從前的生活,我們需要去請教一些所謂的金融專家,投資顧問,甚至需要到證券行去找懂得金融的經紀幫我們去交易。
 
       由於投資經紀的素質很參差,有很厲害的人,也有大部分都是在靠騙錢過活的。既然我們都是拿自己的錢去投資,甚至投機,為什麼不將主導權把握在自己手中呢?
       而且,如果我們了解各種金融產品,我們才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和組合,並不能單單靠別人三言兩語就幫我們分析到應該要買入什麼。
 

4.長線投資並不費力

 

       有接觸過保險的朋友都知道,保險簽訂的時候一定是以十幾年為一個最短的時間,這個時間之後,你或許能夠獲得比本金更加多的金錢。

 

       不過我們有沒有覺得奇怪,或者想要了解一下保險公司其實是怎樣賺錢的?

 

       如果有人願意先給你幾十萬,十年之後再拿回,那麼你會怎麼做的?你會把這些錢拿去投資,在這十年內回報大於你的利息,你就可以賺到錢了對吧。

 

       其實保險公司都是在做類似的生意。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看股市以往的數據,幾十年來看,股市一定是向上升的,所以保險公司其實勝算很大,相對風險也不會高。

 

但對於我們投資散戶來說,說白了,我們就自己投資就好啦,為什麼要中間給保險公司吃十幾年的管理費用呢?

其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