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
未分類

【基礎篇】收息股還是成長股?

我們在這篇文章,主要會介紹收息股和成長股的基本分別。

 為什麼我們將這篇文章放到基礎篇,是因為我們進入投資市場之前,就應該知道我們想要投的股票屬於哪一類的股票,因為收益的模式也有所不同。

收息股

不論是港股還是美股,收息股通常都是一些大型工業,銀行業或者傳統行業,這些行業有一些共同的性質:

1.業務穩定,不會突然大幅到增加收入,也不會突然收入大幅度下降。

2.通常是一些必需的服務,如銀行,能源等,公公服務行業

3.大型製造行業和飲食業、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

港股常見的收息股例子:

恆生銀行,建設銀行,煤氣,中電,新鴻基地產,新世界地產,偉易達

美股常見的收息股例子:

MMM,XOM,ABBV,IBM

大家只需要上去AAStock或者富途牛牛App搜尋上面名字,就可以大致上看到上面股票派息比率大致上是多少。

收息股的好處:上面提到過,收息股通常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因此業務也不會大上大落,對於一些不想太大風險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收息股另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並不需要看盤,即不需要花很多時間每天了解大市情況。只要長期持有股票,長年下來只要公司業務一直保持,我們就能夠幫自己資產增值。

收息股的缺點:收息股的缺點是成長空間有限,也因為持續派息的緣故,股價上升很緩慢,面對經濟週期也可能會下跌。早前的煤氣(003)和匯豐(005)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收息』這個詞彙並不是擔保這家公司一定能夠永遠都是派這個利息,只是一個過往參考的準則。

派息比率和股息率

派息比率(Dividend payout ratio)和股息(Dividend yield) 是當我們接觸收息股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兩個概念。因為收息股

1) 派息比率派息金額/每股盈利× 100% 派息比率指公司每賺一元,會多少錢作為股息。 

2) 股息= 過去12 個月每股派息金額/股價× 100% 股息亦稱為周息率或收益,代表股東每投資1 元可以收到多少股息

 

成長股

成長股指的是一些業務持續每年都在複式增長的企業。

以往通常都是指一些營運得很好,管理團隊很出眾的公司。但今年『成長股』這個字和科技公司離不開關係。

原因是近十年最大的成長股都是科技巨頭,科技毋庸置疑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保證。

過去的成長股包括有APPLE,INTEL,騰訊,阿里巴巴等等。這些科技巨頭的股價都在過往十年持續上升過幾十倍。當年的人一定不會想像到這些公司可以發展到這般規模。

成長股有以下幾個特徵:

1.初始研發成本很大,未能有正盈利。

2.通常不發放股利,以用更多資金研發擴張

3.很多概念股都聲稱自己是成長股

投資成長股風險更大,但收益也更高。每次經濟發展的時候,都有很多科技公司融資創辦一些新型的公司,投資者們都會稱這些公司為成長型公司。但到最後真正的成長型公司,可能不到十間。

另外就是成長型股票通常不發放紅利,如果股價一直下滑,我們的虧損就會感覺白白損失掉。不過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營運得當,就算會爆發性的成長,好想ELon Musk的電動車公司TESLA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