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在財經新聞當中聽到,財經講者和主持用來解釋一隻股票最近表現的20天線,50天線等等。MA線也叫SMA,Simple Moving Average.
那麼這些平均線其實到底是什麼呢?
不詳細去講裡面的公式,我們來簡單理解當中的概念。移動平均線其實是根據過往一段時間內的股價加起來然後計算出平均數,每天都有一個平均數然後就把這些數字畫成一條線,就是這麼簡單。
沒錯,你沒有聽錯,這些平均數的概念真的是那麼簡單的。因此不要覺得技術分析都是很複雜很難的東西。其實技術分析一開始沒有電腦和程式的時候,都是這些簡單的數據。
移動平均線有什麼用?
移動平均線,剛才我們解釋過了其實是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通常是讓我們了解最近投資者買賣情緒當中,認為股價平均在哪一個價位。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投資者對於股票的平均願意成交價錢,也同時被視為一個支持力度和阻力力度。
我們如果使用一些圖表工具,例如Trading View,interactive broker, Futu富途證券等,都能夠自己設定平均線的間隔。例如設定3天,5天,20天,50天,250天的移動平均線。
投資者通常把3天,5天和20天的平均線看作投資者短期投資情緒。
50天或者60天線看作投資者中期的投資情緒。
250天線看作長期的投資情緒。
我們看下圖MA旁邊,有寫著MA3,MA20,MA50就是指3天,20天和50天的MA線。
另外,均線會有回歸均值的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下面鏈接閱讀:

利用MA比較短中長期投資者的情緒
因為不同時間段的MA可以代表不同投資者的情緒,投資者通常會把不同MA的相交,看作是買入或者賣出的訊號。例如,如果當天MA5跌穿了MA50,我們就理解為短期可能公司出現一些消息影響股票價格下跌,甚至跌過了一些中期投資者買入的平均價格,有機會導致部分中期投資者也賣出股票。
移動平均線的缺點
移動平均線在在最大的缺點,就是『滯後性』。
我們可以隨便點出一個圖表,然後去閱讀理解MA線和股價之間的關係,通常我們會發現,股價已經下跌了一段時間,或者上升了一段時間之後,MA線才會出現相交。
這樣的話代表我們如果依靠MA來作出賣出和買進的動作,我們可能會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EMA是什麼?可以補助MA的缺點嗎?
EMA全寫是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是以指數加權平均數去計算平均價。我們再來回憶一次,MA的計算方式,使用一個時間段內所有的股價加起來,除以時間段的天數,例如,5天平均線的股價就是用5天前到現在的股價加起來,除以5計算出平均價。
EMA的平均數,就是越接近今天的股價,會給一個加權數給他,換句話說,越接近當天的股價越重要。
這個做法為的是想要減少MA的滯後性。
不過EMA現在其實也不是很普及,因為很多的投資者已經習慣了使用MA作為分析。沿用至今之後,大家認為兩種MA大同小異。
EMA和MA對比,形態上波動會更大,因為對於股價近期波動的反應會更大。如果想要做出一些短線一點交易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使用EMA去作為參考去作為買賣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