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在上兩篇,已經讓大家了解了習慣的複利威力到底有多大,還有解答了我們經常發現自己無法養成好習慣,卻很容易養成壞習慣的迷思。
在這一篇,小二會根據《原子習慣》裡面的內容,清晰地將幫助我們養成習慣的四個大原則,以及五個生活上的建議,花你兩分鐘來了解一下吧
內容目錄
習慣的四大原則
想知道如何養成好的習慣,我們首先要明白養成習慣的四大原則:
1.Make it obvious 令習慣充滿提示
2.Make it attractive 令習慣充滿吸引力
3.Make it easy 令習慣實行簡易
4.Make it satisfying 讓實行習慣之後有即時回饋

因為每個習慣不盡相同,而養成習慣的方法對唔同既人亦不盡相同。所以只要以這4個原則去思考,設立適合自己的習慣養成步驟就可以了。
手機APPS也使用了習慣養成的原則?
舉個例子,手機上面的apps其實都係用了上面這幾個原則,去讓用家形成一個使用佢既習慣。
你打開一個app,佢第一步彈出來既,你記得是什麼嗎?就是問你,你要打開apps的notification通知功能嗎?只要你按了接受,你就已經滿足了令習慣充滿提示呢個原則。因為每當這個手機程式有任何的更新,都會在你的手機彈出來,提示你去檢查一下。
然後當你看到提示按下去進入這個程式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新的貼文,美美的圖片,新的likes,吸引你去繼續瀏覽,這個就是令習慣充滿吸引力。
再想一層,你瀏覽的這些貼文跟圖片,影片,需要你自己在網上面搜尋才找得到嗎?答案是不需要的,因為這個apps會根據你平時喜歡的內容,篩選你有興趣既資訊給你。你要做的,就只是用手指撥動熒幕,這個就是令其簡易執行。
最後,當你看完這些貼文,睇完之後,你覺得自己了解朋友更多,又多了like的數量,朋輩認同感即時得到提升。這個就是即時回饋。
所以大家,現在是不是覺得使用facebook,instagram這類apps,你會上癮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不上癮才唔正常,因為他們已經符合所有的習慣形成原則。
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的五個建議

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做去養成良好習慣,我會給出5個建議:
建議一:角色思維
當一個正在戒菸的人,朋友遞給他一支香煙的時候,他應該怎麼做?
佢會回答你,我現在正在戒緊?還是他會回答你,我是不吸煙的。
研究指出,回答我是唔吸煙的戒菸者,能夠戒菸成功的比例是高幾十個百分比。
原因就是你想要養成一個習慣,你首先要相信自己就是這一種的角色形象。
例如我好很想每天閱讀,改口說我其實是一個閱讀者。
但你說出來,是不是覺得你不閱讀的話,會配不上『閱讀者』這個名稱。間接地,你會持續閱讀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
建議二:回饋鎖定
剛才我地都提到,即時滿足是可以自動驅使一個人去做某件事。
因此,如果我們想養成良好習慣,其中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將一些即時的獎勵,跟我們要養成的習慣聯繫在一起。
例如,我們要養成跑步的習慣,就可以在每次跑步之後,都上傳一張照片到instagram,見到你的讚數一直增加,你的滿足感會自然增加,從而第二天都會主動會去做這件事。
又例如你很喜歡打遊戲機,或者看電視。沒有問題,你在遙控器隔離,放一本你想要看的書,然後在遙控器上面粘一張紙,寫著:看電視前先看一個章節。
這個動作可以把兩者綁定在一起,從而令到你完成呢個習慣之後可以感受到有即時的獎賞。
建議三:習慣鎖定
習慣鎖定的概念,跟剛才說的綁定即時回饋係類似。
顧名思義,就係將我地想要養成既習慣既開始動作,跟現在已經擁有的習慣綁在一起。
例如,你每日下班回家,一進屋都會脫鞋的。那麼我們就將跑步的開始動作,可能是換運動褲。跟自己說,我每日回到家一脫鞋,就會換上運動褲。
當你做了換運動褲這個動作,你會跑步既機率起碼會提高3倍以上。
建議四:最簡單法則
這個法則,是人類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可能去違背的法則來的。我地工作,學習,甚至乎玩遊戲,大腦自動地去選擇用最少的努力去達到最大既效益。
因為時間,相對於人來講,是一個我地沒辦法控制既限制,所有的人都會自動用這個法則去處理任何事情。
那麼當我們想養成好的習慣,怎樣可以好好地運用呢個法則呢?
就是當我們一開始養成習慣的時候,選擇你最少的努力去開始這個習慣。
譬如,你想養成跑步習慣,在換了跑褲之後,第一個養成習慣的星期,只是原地跑3個圈,是不是很容易做到?
想養成閱讀的習慣,在打開電腦玩遊戲之前,你只需要看2頁的書。這個事情是不是超級容易做到呢?
但事實上,在第二,第三個星期,當你每天原地跑3個圈,閱讀2頁書的時候,你是不會滿足的。
你會想,我還能做多一點點,因為,你已經開始左這個啟動動作。第二個星期你會諗,反正都跑了,我到樓下跑十分鐘吧?
一個習慣就這樣慢慢養成啦。
建議五:環境的塑造

最後一個我想提到,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就係環境影響啦。
可能有d人會覺得環境是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克制。
例如,我想養成健身習慣,配合飲食。但屋企長時間有好多零食擺在附近。那你其實就完全不符合『環境塑造』這一個點。
雖然你可以話,我意志力很堅定,這些零食可以訓練我的意志力。
但用一個簡單既邏輯去思考,你最終目的是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讓你選擇,你會將環境打造成幫助你建立這個習慣,還是阻礙你養成這個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