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簡介
Docusign (DOCU) 是一家科技發展公司,主要業務為「電子合約」和「電子簽署」。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網絡或者軟件,用戶不需要親身出到公司簽合約,網絡就能夠簽署合同。現今已經發展到由計畫,草擬,檢查,簽署以及管理合同都可以一條龍服務的創科公司。
公司業務發展
DocuSign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2018年4月上市。公司基於Agreement Cloud平台,以電子簽名為核心,為企業提供完整的合同流程管理解決方案,旨在實現對企業合同流程進行數字化、自動化管理,解決傳統紙質合同流程進度慢、成本高、易出錯等問題。公司亦主動將自身平台能力整合到Salesforce、Workday等第三方系統當中,並允許開發者通過API插件形式進行調用。
要知道,有規模的公司,每天都要簽署巨量的合約,而這些合約花費大量的紙張和空間去儲存。而Docusign這家公司的願景,就是想要在未來的日子,用網絡系統完全取代紙張合約,融合法律和AI,幫助公司在合約方面實現最大化的效率。
股價表現
Docusign(NASDAQ:DOCU)一直由2019年的40美元左右,到2020年升到90美元,疫情之後更被ARKK基金創辦人Cathy Wood捧起來,創下歷史新高,一度升到250元美元。現在跟隨大市,市場對美聯署加息預期有所擔憂,因此DOCU的股價也隨之回落至188美元左右。
買入DOCU的前景與發展
以AI作為中心

Docusign作為一間面向全球,立足將來的科技發展公司,現在依舊處於虧損當中,但收入一直上升,向大家展現企業的願景和實力。
至於將來的發展,電子簽署和合同管理,只是他其中的一個宏願,未來的日子,Docusign發展人工智能的道路還有很長。
合約的草擬和核對,篇幅十分長,如果只是作為一個第三方合約儲存和管理系統,未必對各間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如果在一個客戶使用Docusign,只需要選擇自己需要哪個行業的什麼合約,人工AI就會與客戶對話,從而精準地挑選客戶最合適的合約,再根據客戶的需求調整合約細則。
這樣聽上去是否十分吸引?由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也越趨成熟,精準度以及學習能力現在已經很強,上述的情況相信在未來的10-20年間必定會見到。
第三方應用
Agreement Cloud 集合350多個第三方應用程式,包括多項節省時間和金錢的功能,例如支援人工智能的文件搜索功能,大大減少法律審查的所需時間,並包括特定行業的文件及簽名格式(例如用於抵押的Agreement Cloud)。
Docusign應用大量的第三方應用,證明其實網絡簽署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建立成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例如法律,網絡安全,客戶管理,系統完整性等等。
壟斷性
「壟斷能力」也是這種公司的一個特質。試想像,當公司把合約草擬和管理系統應用到docusign的平台上面之後,他們很難逆轉,再次使用紙質的合約。
這個因素會導致這類型的科技公司一旦發展成熟,就彷彿今天的蘋果公司一樣,壟斷了市場的大部分使用者。對於現在佔有7成市佔率的docusign來說,未來的發展十分令人期待。
另外,docusign環保,效率,創新的品牌理念,可以幫助它在社會和政府層面迅速發展,不會再受到很多的打擊。最大的隱患,即使網絡安全以及法律問題。
DOCU的危機與挑戰
強大的競爭對手
Docu最大的國際級競爭對手,就是Adobe。
Adobe的規模大很多,按收益計算,Adobe比DocuSign大十倍。一如所料,Adobe業務發展較成熟,增長速度自然較慢,但是有利可圖,DocuSign雖然產生了現金流,但目前還在虧損中。
Adobe亦於2011年收購EchoSign,並獲得其電子簽名產品。不過,根據Datanyze的數據,DocuSign似乎在電子簽名市場仍然有約57%市場佔有率,Adobe的市場佔有率僅有5.5%,而其他競爭對手低於10%。
需要注意的是,Adobe有良好的營業槓桿,利潤增長速度比收益增長快很多,這是因為業務規模大,成本基礎更穩定所致。
股價透支未來盈利
雖然Docusign的前景以及財報顯示毛利率有一直在上升,但是股價短短一年上升了大約200%,有機會透支了未來一至兩年的盈利,如果是現在買入的話,比較保守的做法是非常小注地慢慢買入。
現時市值接近400億,PS值約30,相對其他大型科技公司20左右算是比較高。但是如果對於長期持有公司的投資者來說,現在不失為開倉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