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量化寬鬆就是印鈔票嗎?

量化寬就是印鈔票

在維基百科上,量化寬鬆的解釋是,國家非常規貨幣政策的一種,主要是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部門)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以金錢買入債券。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不斷買入公司的債券,讓企業的資金量增加,從而支撐企業的營運。

通常政府的量化寬鬆會用在經濟衰退或者有重大經濟震盪的時候,例如是2020年的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災難性的打擊,美聯署最後以「無限QE」去拯救大市。

由於政府買債將資金不斷注入自由市場,所以被稱為「印鈔票」。

量化寬鬆之後那些錢都去哪了

進入銀行體系

由於企業不會現金支付,當政府購買企業債券之後,這些資金會被會存入銀行,間接令市面上的商業銀行資金增加。

銀行資金增加,貸款給普通企業和市民的額度也有可能提升,因此錢會不斷流入市面。

刺激經濟

一般情況下,央行要釋放流動性,主要是通過調低基準利率的手段,但當利率已經降至零或接近零的時候,央行無法再調低利率去釋放流動性,便會考慮推行QE釋放更多「錢」至銀行,讓銀行的「錢」再流出市面。

但是當錢不斷流入市面,會導致資產的價格增加,由於貨品的供給追不上資金的膨脹,貨物的價格也有機會不算上升,形成通脹。

帶動股市暴漲

QE放出來的熱錢,亦可以帶動投資,市民獲得銀行貸款之後,將資金放進股市當中,推高股價。

更有一些公司,可以趁美聯署放出大量資金,從中使用巨量資金透過一定的方式推高自己的股價,從中獲利。

量化寬鬆帶來的問題

不過,QE所帶來的後續問題亦不少,首先若經濟活動未能配合,直接地令貨幣貶值,引發通脹甚至貧富懸殊加劇;而熱錢充斥市場,貸款增加,資金流向股市樓市,長遠會形成資產泡沫。